
IEEE电力电子学报年度最佳论文奖被公认为电力电子领域学术论文的最高荣誉。西安交通大学的刘增博士、刘进军教授获得了IEEE电力电子学报2016年度最佳论文奖,系中国大陆学者第二次获此殊荣。
2016年9月,在美国密尔沃基市结束的国际能源转换大会(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and Exposition,ECCE)颁奖典礼上,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正式公布了国际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旗舰期刊IEEE电力电子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6年度最佳论文奖的获奖名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电力电子学者刘增博士、刘进军教授荣获最佳论文二等奖。
论文共同作者刘进军教授在ECCE 2016会议上领奖
刘增博士、刘进军教授共同完成的学术论文“Infinity-Norm of Impedance-Based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Three-Phase A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s With Constant Power Loads”在该期刊2015年第6期上正式发表。论文提出了判断电力电子化电能系统稳定性的简化判据,对电力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刘进军教授领导的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PEREC)在电子化电能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方向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IEEE电力电子学报年度最佳论文奖在每年9月份的IEEE ECCE国际会议颁奖典礼上正式颁发,旨在表彰该刊发表的具有突出学术贡献和最高写作质量,并在相关领域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的论文,被公认为是国际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学术论文的最高荣誉,自2005年开始评选。获奖论文从前一年度该刊发表的所有论文中进行评选。2015年IEEE电力电子学报共刊出了654篇论文,通过多轮严格的评审,最终评选出3篇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
据悉,这是中国大陆研究团队第二次摘取IEEE电力电子学报年度最佳论文奖。上次获得二等奖是2015年,由来自浙江大学的李睿博士、徐德鸿教授共同摘取,获奖论文为“A Zero-Voltage Switching Three-Phase Inverter”(发表在2014年第3期)。
此外,ECCE也颁布了本年度的IEEE PELS 杰出服务奖(Harry A. Owen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IEEE PELS 杰出青年电力电子工程师奖(Richard M. Bass Outstanding Young Power Electronics Engineer Award)的获得者,分别是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Dushan Boroyevich教授、丹麦阿尔堡大学的王怀教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王怀教授是毕业于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的杰出青年学者,此次获奖是为了表彰他在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人物介绍
刘增,2006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201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研究方向包括单相/多相变流器的控制技术,基于三相交流母线的分布式电力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
李睿,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专业,2008年进入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ETH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10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执教。
徐德鸿,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1989年获浙江大学电力电子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1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晋升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王怀,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现任丹麦阿尔堡大学副教授。
Dushan Boroyevich,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弗吉尼亚理工学院(VT)教授、IEEE Fellow。1986年在VT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IEEE电力电子协会主席之职(2011-2012)。目前是电力电子系统研究中心(CPES)的联合负责人(Codirector)。